血,是生命之源。对于不少临床患者而言,血液是拯救生命和促进机体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在血液无法合成替代的情况下,无偿献血是医疗临床用血的唯一来源。为了确保医疗临床用血需要,郴州每天都有众多无偿献血工作者和志愿者上街头、进社区、下乡镇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每年有4万爱心市民无私奉献热血,用爱与温暖守护生命绿洲。
无偿献血是一项每天从零开始的工作,受高温天气影响,每年的七八月份,街头献血人数会明显减少,是献血淡季。但暑期刚好又是用血高峰期,两个时间段重叠,采供血压力较平常大得多。因此,除了一线采血护士,血站其他人员也开始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到市城区街头献血点开展志愿服务。日前,笔者就来到了北湖商业城献血点。
北湖商业城献血点位于同心路与国庆北路红绿灯路口(麦当劳对面),是我市今年新增的5个献血点之一。当天下午6点30分,笔者来到献血点时,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室外温度超过30℃,过往行人很少。献血点当班护士罗金玲是血站的资深采血护士,看着当天和她搭班的是一名陌生的实习护士,不禁感叹采血一线人来人往,而罗金玲为了保障患者用血,肩负使命,勇于担当,已经坚守岗位25年,她已然是“血站人”工匠精神的代名词。
罗金玲告诉笔者,还没有招募到一位献血者。要知道,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郴州目前每年用血18吨,平均每天至少150人次参加献血,才能满足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还没有招募到一位献血者!”这句话的背后,不只是血站护士的焦虑,还承载了无数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
于是,晚上7点,天渐渐暗下来,笔者和赶到献血点的另一名同事便开始与采血护士一起招募爱心献血者。大家在红绿灯路口、附近商铺向过往的市民发放宣传手册,无奈都是匆匆而过,有的是接下手册不等我们多说一句话就走了,有的是礼貌回绝,有的是视若无物,有的是早就绕道而行了。
而愿意多停留下来跟我们交流的市民,有的是老献血者了,一句“我才献血,还没到时间”满是自豪和荣誉感;有的是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不能参加献血,想献血却不能献血的无奈,也化作了他们接下手册向身边人宣传的动力;有的是还没完全克服心理障碍,通过了解献血知识,表示希望等状态良好时再参加献血......
北湖商业城献血点的工作时间是到晚上9点,看着时针已经转过了8点,一个多小时里就这样来来往往上百人,却还没有招募到一名爱心献血者,大家不免更加焦虑。直到晚上8点20分,献血点终于迎来了当天的第一位献血者。
邓名翔是郴州华远地产的一名销售人员,当晚他恰好和同事到献血点附近开展宣传。他告诉笔者,他一直想参加献血,但几次都因转氨酶偏高不能参加献血,意外看到这里有辆献血房车,他很欣然接受了献血征询,最终血液初筛合格成功参加了无偿献血。“这下我也是有献血证的人了,很开心!” 邓名翔说。得知当天献血点还只招募到他一人,他又联系了附近几名同事,结束一天工作后本该回去休息的他们,二话不说填起了献血征询表,并热心地帮我们向过往的市民宣传。
邓名翔(右一)和同事黄小明参加献血
护士罗金玲正在指导余林军献血后按压针眼
前一刻还冷冷清清的献血点,这一刻充满感动,温暖无比。采血护士忙上忙下给献血者做好初筛检测,依次采集血液。笔者则是帮着忘记带身份证的市民做好电子身份证登记,这是郴州继启用港澳通行证核对献血者信息后的又一便民举措,市民只要关注“湖南公安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在个人中心注册认证后就可以获取电子证照,这样即使忘了带身份证,也可以参加无偿献血。
晚上10点,献血点还有市民在等待献血。“献血做公益就是这样的,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参加,其他也就敢了,剩下的大部分人也会跟上的。”已经献血多次的曹华建说,他之前献血都是在外地工作的时候,当晚是他回郴州后第1次献血,因为献血对身体有益,他一直很支持家人和身边朋友参加献血。
曹华军带妻子参加献血
当晚,笔者志愿服务期间,见证了6位爱心市民拿到了无偿献血证。还有几位因等待时间太晚,就先行离开了。但笔者知道,他们会再次来完成自己的公益小目标,也相信,在血站人、志愿者的努力和市民的理解支持下,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把无偿献血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后记:
笔者在招募宣传的过程中,遇到有市民质疑突然出现的北湖商业城献血点,以为这是“非法采血点”,各县(市、区)的流动献血车也有市民认为是属于该县(市、区)血站。其实,郴州自1998年《献血法》颁布开始实行无偿献血,郴州市中心血站是我市唯一合法的采供血机构,仅此一家。市城区街头献血屋、献血房车和开往各县(市、区)的流动采血车,都是市中心血站为方便广大市民参加献血而采购的,内部都有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核准登记的血站执业许可证,市民大可放心参加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