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党建专栏 > 正文
传统文化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9-08 16:13   阅读数:   作者:林国标   来源: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理论创新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理论形态变成了“中国的”理论形态。

所谓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超越它的早期阶段而进入深入发展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构已突破早期对经典的阐释和运用而进入深度融合并创立自身民族化时代化理论的阶段。

如果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文化土壤、理解框架,那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贡献则体现在它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不脱离中国化的轨道,能够摆脱各种思潮的影响,保持其固有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总是面临着保持自身的理论特色与吸收其他有益的理论资源的内在矛盾,如何化解这种理论的矛盾,是理论创新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正是传统的理论资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概念和范畴都吸收借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元素,或者说,许多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而使之得到更好的理解。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旧的概念里充实了新的内容。如“民主”概念,中国语境中的“民主”与西方语境中的“民主”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特色的“民主”更多地吸收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更多地突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内蕴。另一种是创制了新的概念。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一些西方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心存疑虑,其原因就在于“中西思想之间的差异,与西方个人主义相比,中国人拥有更强烈的集体感和对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因此,运用西方的概念体系和理论逻辑很难把握其理论精髓,然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大同理想,再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则可以得到更生动的体悟和精深的把握。

二、提供理论创新的现实条件和话语方式

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抑或文化体系的一个部分。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议题中来讨论。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背后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也就是决定一种理论的基本风格、特征、话语方式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它又可以被表述为思维方式或文化传统。

党的指导思想是一套思想观念体系,也即意识形态体系,它们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是抽象的,因而意识形态必须大众化生活化。那么,从“形而上”的理论到“形而下”的生活世界的“鸿沟”需要以什么来填平呢?是文化,也就是文化传统与思想方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应对各种重大的挑战与风险,就必须使意识形态从纯粹的理论形态转变成文化形态,这也是理论创新工作的一部分。党的思想理论如果不经过文化式的转化,就很难与大众相亲近。人类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通俗化的文化形式,这些沿袭已久的文化就是传统。所以,马克思主义通过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有一个相反而又相成的过程。一方面它逐步上升,从诸多流派中的一种被提升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它又逐步“下沉”,转换成一种基础性的文化底色,与生活相交融,与大众相交融。其中的“下沉”过程,就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自身也积淀成为传统。中国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包含了这种相反而又相成的两个方面,特别是体现了以“下沉”为基础性的大众文化的意涵。

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不可能忽略传统文化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充分地吸取了传统文化的因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坚持结合中国的特点,尊重、理解传统文化。毛泽东运用传统话语资源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实践论》《矛盾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传统的封建糟粕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够辩证地加以吸收,确立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准和方法原则。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对于中国过去的和外国的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必须加以继承和吸收,并且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流仍是要求批判地借鉴传统文化,提倡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理论的创新一定是在已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按照一定的规律,遵循特定的路径进行创造。也就是说,理论创新接受一定的“前识”和“先验形式”的规制。这种先验式结构塑造了理论的特定风格和话语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提供了这些“前识”和“先验形式”。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总而言之,任何理论文化创新,总要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传统这个“巨人”的肩膀。

三、更好地理解与阐释党的方针政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都不能脱离中国的语境,所谓“中国的”,它或多或少包含了传统的成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十分有帮助。

当代中国政策的制定充分地观照了传统文化,这里用“观照”二字,既有“审查、分析、理解”之意,也有“关怀、守护、维护”之意。因为充满了对传统的关切,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传统文化成为理解时代性政策的钥匙。这样一来,我们要理解当代的政策、法规、制度,就不能不考量传统文化的因素。对于当代中国政策的价值取向、道德与伦理关怀、民生问题的关注及共同富裕的关切,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传统思想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可以得到深入的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更加注重做好“中国特色”的文章。中国特色也就是民族特色,也就是关切民族的传统文化。政策取向从过去一味注重经济的发展转向全方位均衡的发展,注重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注重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注重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注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些转向都蕴含了一个最基本的追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自身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如果脱离自己的民族传统,就难以深入和继续。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背景下,国家发展方略的制定和设计,把传统文化看作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我们不断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和支撑力量,传统文化已成为衡量政策是否符合国情和民众期待的一种重要评判依据。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政策取向更关注社会的公平,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强调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体现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社稷思想、民本观念在新时代的重新书写。

总之,传统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和文化土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新和发展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途径。【作者林国标 系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

献血地址: 市中心血站(东风路8号)、市兴隆步行街献血房车、市火车站广场献血房车、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献血房车、沃尔玛超市献血车
郴州网监备案43100300010016号      湘ICP备2023005261号-1      湘公网安备431002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