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主动前来献血的爱心市民越来越多!❤❤(*@ο@*) ~~不过,你知道吗?每年总有不少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到献血点体检化验后,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暂时不能献血而惨遭“无情拒绝”......
本来高高兴兴准备奉献爱心,
这大老远一腔热血跑过来,
不仅献血不成,
还要担心是不是自己身体出状况了,
着实有点闹心啊......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能献血呢?
其实,经过小编“细心观察”发现:除了有个别人因为患病导致不能献血,大多数健康人士献血“被拒绝”主要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大的关联。如过量摄入油腻食物、经常熬夜、饮酒等,都有可能导致血液在初筛时就被检测出不合格,最终无法献血。
具体来说
献血者初筛不合格,
多是这几个原因“惹的祸”!
1.脂肪血
脂肪血即“乳糜血”,是指血浆中含有过高的脂类物质而呈乳白色或混浊状。脂肪血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献血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态与献血前饮食等;但大多数初次献血者和随机献血者,都是因为在献血当天或前一天进食了肥肉、油条等油腻的食物,才导致采集的血样在离心后被发现血浆浑浊而遭到淘汰。
建议刚吃完油腻的食物后献血被检测出脂肪血的朋友,可以适当喝些浓茶或苹果醋,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休息几小时后再进行检测,这期间别再吃肉食;而长时间饮食油腻的人群,日常应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适当运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来献血检测。
2.转氨酶偏高
转氨酶是一项检测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1%的肝脏细胞损害,可以使血液中转氨酶的浓度增加1倍。因此,转氨酶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但是,转氨酶偏高是个很常见的现象,某些疾病如肝炎可引起转氨酶升高,但生活中一些常见情况如服用药物、喝酒、过度劳累等等,也会导致转氨酶的暂时性升高。
建议被检测出转氨酶偏高的朋友不要过于惊慌,转氨酶偏高并不一定是得了肝病,可以通过保障睡眠、不饮酒、清淡饮食后调节,过段时间再来献血检测。
3.血红蛋白不合格
血红蛋白检测是献血时血液初筛的一个项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规定,血红蛋白(Hb)测定:男性≥120g/L、女性≥115g/L。通常达到此标准的献血者,男性较女性为多,女性由于生理的原因,血红蛋白及血液比重较男性为低;此外,过度减肥等造成的营养缺失,也会导致血红蛋白不合格。所以,如果测定血液比重低于献血标准,并不一定表示患有贫血,只是暂时不适合献血。
建议血红蛋白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建议调整饮食,平时多吃含铁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等,增强锻炼、生活规律,可以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贫血情况。
不难发现,爱心献血被“拒绝”,很多时候都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但也正因如此,献血初筛不合格不用过于沮丧,只要找到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改善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下次就可能成功奉献爱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