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主角挽起袖子给亲属输血的感人片段。不过,感动归感动,你可千万不要被忽悠了――直系亲人之间输血,不是救人反而是“害人”!输血有讲究,它可不是简单的血型匹配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纠正电视剧里常见的输血错误吧!
经典忽悠场景一:亲属间输血
《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就出现了女主角和舅舅争相给母亲输血的场景。有人认为病人输用有血缘关系亲属的血液最为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
近亲输血容易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外来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由于亲人间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抗原性相似,对外来的淋巴细胞不易识别,这些外来客就会反客为主,在受血者体内分裂、增殖,然后向骨髓等器官发动攻击,导致输血后出现全身皮疹、口腔溃疡、腹泻、肝功能严重损害等症状,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因此,在临床上都不会采用直系亲属的血来输注。
经典忽悠场景二:丈夫给妻子输血
丈夫并不是妻子的直系亲人,为什么也不能输血呢?这主要针对还未生育的夫妻而言,因为在血型相同的前提下,妻子接受丈夫的血液后,身体里可能会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妻子怀孕后,这种抗体将会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而遗传了父亲的血型抗原的胎儿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经典忽悠场景三:新鲜血马上用
采完血后不久,护士就出来报喜说:“手术成功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按照现行规定,血液只能由血站采集,在采集后必需经过检测、制备、分离等一系列流程进入血库,再统一向医院配送,不能由医院自行采血。
而且更重要的是,血液并不是越新鲜越好――刚采出来的血液各种成分抗原性强,容易引起输血反应,而且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新鲜血液也并不安全的。
经典忽悠场景四:“O”型血救天下
很多人都知道,“O”型血是“万能血”,但实际上,它在医学界的真正名号叫做“危险的万能血”。
O型血之所以万能,是因为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所以可以给A、B、AB型的患者输注。但是,O型血浆中含有抗A、抗B抗体,它能致敏或凝集A、B、AB型红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所以,在抢救紧急关头同型血不足时可输入少量O型血来解燃眉之急,但大量输注是违反规定的。
关于输血,这些知识才是正确的:
1、输血前做好化验和检查;
2、成分输血提高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3、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