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  首页 > 献血常识 > 献血知识 > 正文
冬季不适宜献血吗?
发布时间:2014-12-12 09:27   阅读数:   作者:不详   来源:
 

献完血后,身体会发凉?所以冬季并不适宜献血?这又是一个“臆想”的常识,其实无偿献血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多禁忌。

无偿献血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做法值得提倡,况且无偿献血对自己身体也是有益的。但目前冬季天气寒冷,大众是否愿意献血又多了一层疑虑,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冬季不适合献血,因为人会怕冷。”甚至有网友言之凿凿:“我前年冬天献过一次血,这两年冬季都特别怕冷。”真是如此吗?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道理,身体热量跟血液没有关系。

                   血液并不产生热   

机体热量的产生跟细胞代谢有关,能产热的不是血液,而是肌肉和肝脏。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大队长”,一方面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另一方面能将肌肉和肝脏产生的热运输到体表进行散发。寒冷季节如何提高“御寒”能力?真正的绝招只有两个:运动和吃高蛋白食物。运动使肌肉活动起来,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携带大量热量至体表。脂肪代谢的器官在肝脏,冬季多吃高蛋白食物,通过肝脏代谢后能为全身提供足够的热量。这类高蛋白食物包括肉类、鸡蛋、奶类等。

还有的人提供了更确凿的证据:大出血的患者会脸色铁青,身体抽搐,甚至会休克,身体能不变凉?其实,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比如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无偿献血每次献血量为400毫升,献血量只占身体血液总量的10%,这是经过医学论证的合适量,对健康人来说不是个大数目。献血后,脏器内储存的备用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而大出血至休克是另一种情况,超大量的出血会造成血浆容量急剧下降,引发心脏功能问题,心脏排血量不够,全身机能随之下降,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头晕、休克的反应。这就不是身体怕不怕冷的问题,而是需要急救。

献血对身体的影响

可以说,献血后冬季会怕冷是一种猜测,实际并不成立。更多的,是源于人们的心理作用。献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红细胞携养功能增强,使人头脑清醒。长期适量献血能激发骨髓造血功能,不断产生出更多的年轻血细胞,能有效地预防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至于献血后抵抗力会下降,容易生病这一说法,更是没有科学依据。献血后体内负责免疫力的白细胞会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且白细胞虽然与免疫力有关,但它并不是决定免疫力的全部因素。从另一方面看,女性在经期会有白细胞的轻度升高,但也并没有出现女性在经期更不容易生病这种现象。相反,有文献还认为年龄较大或绝经的献血者可以摆脱体内过剩的铁,而过剩的铁与心脏病发作有关。

所以,如果你有参与无偿献血的意愿,不用顾虑太多,上流动献血车看看身体是否适合献血,献血过程中适当调整状态、放松心情,献血后,献血者可以喝点淡盐水补充细胞外液水分,一般不必增加特殊营养,维持正常的饮食即可。适当吃些瘦肉、鸡蛋猪肝、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品,也要吃一些白菜、菠菜、芹菜等新鲜蔬菜。不要吃补品补药,更不要大吃大喝,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注意饮食营养的正常搭配就可以了。

                                    (李赢)
献血地址: 市中心血站(东风路8号)、市兴隆步行街献血房车、市火车站广场献血房车、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献血房车、沃尔玛超市献血车
郴州网监备案43100300010016号      湘ICP备2023005261号-1      湘公网安备431002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