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献血后 怎样进行护理
发布时间:2008-01-22 16:33 阅读数: 作者:不详 来源:
妥善护理穿刺部位
1.待采血结束后,应在用消毒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和用胶布加以固定后,继续用手指适当加压5~10分钟,切忌进行局部按揉,以防出现皮下出血。
献血后出现皮下出血,多数是由于针眼处压迫不当所致。轻者3~4天即可自行消散吸收,重者可见穿刺部位有大面积皮下出血。出现大面积皮下出血时,献血者也不必紧张,可在穿刺点结痂后,用热敷的方法加快皮下淤血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经过一周左右即可完全吸收。
2.在采血结束用消毒敷料覆盖针眼后,立即抚平衣袖,以减小衣袖对静脉回流造成的阻力。
3.应在献血结束4~6小时去除敷料。在穿刺点结痂前应避免局部沾水,以防局部感染。
保证充足的睡眠
部分献血者在初次献血后,会出现疲倦、嗜睡的感觉,而充足的睡眠是缓解不适症状的最好方法。献血当天还应避免剧烈运动,接受穿刺的手臂也不可过度用力,还应避免从事高空、高温作业及驾车。
适当增加营养
科学测定表明,健康的适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或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献血所丧失的体液,经过正常合理的饮食很快就可以恢复。
★ 多饮水或汤,以补充体液。
★ 补充蛋白质和富铁食品,如猪肉、牛肉、动物肝脏、动物血等。由于韭菜、芹菜、菠菜可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所以应少吃。
★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红细胞的成熟和发育以及血浆的形成都离不开它们,所以应加大摄取量。叶酸和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
★ 切忌补养过度。冬季人类活动相应减少,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如果过度补养,献血者就容易在献血后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