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讯(记者 周慧)“我们不看病,也不治病,但同样是为了病人,同样是救死扶伤。”市中心血站街头采血护士首利芝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
“24小时内是否注射过甲肝、乙肝、流感等疫苗?”“3―5天内是否服用过阿司匹林或其他抗生素治疗疾病?”“一周内是够有发热、头痛或腹泻?”……在献血者健康征询和知情同意书上,详细罗列了30多个问题。每接待一位献血者,首利芝都会面带微笑把这些问题询问一遍。今年45岁的首利芝是采血队里资历最老的采血护士,她在一线采血岗位已经坚守了18年。这些问了无数次的问题首利芝早已记得滚瓜烂熟,但每次提问,她的语气中没有一丝的不耐烦。因为服务态度好,她经常被献血者夸赞,有的献血者甚至因为首利芝技术精湛、待人和善,第二天又带了朋友来找她献血。“这是对我的工作最大的肯定。”首利芝说,“干这行,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有理解你的,也有误解你的。部分人对献血不了解,担心献血影响身体健康或被传染了疾病,还有一小部分人存在封建思想,觉得献血不吉利。每当这时,我们都会耐心地向人们解释,并拿出无偿献血宣传资料、一次性医疗用品、工作证等来打消他们的疑虑。面对那些不友好的揣测与嘲讽,采血护士也会觉得心酸,但每次一想到我们采集的血液让病人有了救治的希望,一切的辛苦、委屈也都值了。”
首利芝在兴隆步行无偿献血点负责采血,这是一个夜间也向市民开放的献血点,她把停靠在兴隆步行街街口的献血车形容为自己站岗的“岗哨”。尽管工作多年,但首利芝还是经常被无偿献血的市民涌动的爱心所打动。去年5月17日,一条“求血”消息在晚上21点通过郴州人的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一名AB血型的产妇因产后大出血,继而发生羊水栓塞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ICU病房抢救,急需AB型血小板。当天,该医院还有一名白血病的患儿也需要AB型血小板,医院留存的AB型血小板已经用完,产妇家属心里着急,于是向朋友圈求助。消息扩散后,三十多位AB型献血者立即赶往兴隆步行街献血点献血,为了让产妇及时进行输血治疗,采血护士们加班加点,不敢有丝毫懈怠给最后一名献血者采完血,已是翌日凌晨2:30。首利芝说:“我们争分夺秒、努力工作,就是希望不要耽误病人的抢救时间。”
市中心血站街头采血队的工作虽不像医院急诊科或者抢救室那样冲在与“死神”赛跑的第一线,但他们的工作同样紧张而忙碌,每个采血护士也同医院的医护人员一样,肩负着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重任。市城区7个街头献血点的16名采血护士,平均每月采集1000多袋血液,年采血量达6吨血,这些血液保障了我市医疗临床用血的充足、安全供应。“采血队队员也经常献血,我们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市民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以前乡镇群众献血要跑到县里的献血点,为了方便他们献血,现在我们经常下乡去采血。虽然很辛苦,但一想到我们的付出能够帮助病人转危为安,大家就浑身充满了力量。”首利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