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胃出血、白血病、产后大出血……无数的病魔之手在撕扯着人类的生命。假如没有安全充足的临床用血,生命的花朵必然凋谢。所有无偿献血参与者都感觉自己在做一件很平常但必须要做的事情,然而,了解这份崇高事业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无数的奉献者只是这爱意盈盈溪流中小小的一朵浪花,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人类生命的海洋才永远不会枯竭……本期起,本网站将浓情推出这些可爱可敬的无偿献血者们,以飨读者。
这是唐娟老师第14次捐献机采血
这是一位很能触动人情愫的女孩。学识,胆识,品行,以及她清丽的外表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唐涓,40岁,苏仙区人。1月14日见到她时是在郴州市中心血站机采室,作为固定献血者,当天她来捐献机采成分血。
开始她并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因为她觉得“献血太平常,没什么好宣传的。”随后她说的话让记者欲探不能已。
唐涓是郴州电大的教授,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她说,无偿献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郴州有好多人都在做,“比起有的人自己差远了”。郴州电大好多师生都献血,因为这是救命的事业,作为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这样的思想境界理应拥有。
唐涓说无偿献血真的没什么,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就像上车让个座一样,很平常。学校的老师、脱产班的很多学生,都参加无偿献血,但“那并不是自己宣传带动的”,她说自己从来不灌输什么,只是做个表率。“教育是不能刻意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教导的,一个社会高尚品格的形成在于潜移默化,硬性的说教只能让人反感。一个社会,只有人人都有了互爱的意识,社会才会形成一种氛围,才会自觉自愿的去献身这份爱心事业。”
说起自己的第一次献血,唐涓说那是17年前,自己还是23岁的女孩子,看到街头有献血车,也没有犹豫,因为自己从小就无所谓害怕,上去就献了,献血能救人,一个小小的针头的微痛一下根本就是小意思。
这位随身捧读国学理论亮丽女教授的话让记者油然频生敬意。从电脑中调取的资料显示:唐涓1998年开始献血,至今已献血26次,献全血12次,血量4800ml;机采成分血14次,无偿献血总血量达176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