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建军节晚,兴隆步行街,采血房车前,一位老兵的无偿献血情缘感染着路人。
这显然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先生强健结实,妻子温婉清丽,一个十来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显然是他们的宝贝儿子。
9时许,先生径直来到采血房车前,老熟人般与护士打着招呼,随后检测、填表,随后登上了采血车。接着400ml鲜红的血液留存下来。先生摸了摸带着自己体温的血浆袋,一脸轻松。站在一旁的妻子赶紧接过护士递来的牛奶,而一边他们的孩子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稍带紧张的一直看着老爸的举动。
这一幕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介绍,先生叫侯炳铧(为珍重个人意愿,此用化名),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说他曾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他深知血液的珍贵。他时常会记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作为军人,他受伤后,是战友的血挽救了他的生命。他太懂得战友之情、互助之情的珍贵。
侯炳铧告诉记者,付出“一丁点”就能挽救他人的生命,那是何等的有意义。记得第一次献血是在一个工地,一位工人受伤,他毫不犹豫“直接就献了”。转业后,尽管自己成了小有成就的老总,但无偿献血从未间断,因为他的脑海总在浮现战友之间救死扶伤之时的义无反顾。侯炳铧说,他的战友遍及全国各地,每年的建军节,他的很多战友都会奉献爱心,他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只有人人参与,社会才会和谐安定。
侯炳铧说,他之所以带他的小儿子来,就是要给他有现场感的教育,让他知道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爱心。
(欧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