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既能救人,又对身体无害,何乐而不为呢?”就是这么一条简单朴实不过的信念,支撑了一个热血汉子连续12年的无偿献血。这个人就是安仁县实验学校副校长唐白良。
说起唐白良的第一次献血纯属偶然,2000年3月份的一天,他看到停放在安仁县城街边的一辆无偿献血车,心想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抱着简单的试一试的想法,他一脚踏上了无偿献血车,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献血经历。当问起这段经历,唐白良坦诚地说:“通过第一次献血,我就知道,献血对别人有好处,献血献的是一份爱心。同时,我也知道献血对自己也有好处,所以我就加入到这个队伍。”
从此,他每年都要去郴州,到血站去献一次血,成了郴州中心血站的常客。刚开始献血,唐白良不敢让妻子知道。每次去郴州献血,他都借用各种理由瞒着她。每次献血发的无偿献血证他都藏到办公室,从不带回家。俗话说:“世上无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妻子无意中发现了他献血的秘密,刚开始表示十分不理解不配合,担心和反对接踵而至。
尽管唐白良苦口婆心给妻子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可妻子一时半会还是想不通。因此,每次去献血,他都找各种理由搪塞。平时夫妻在一起,他总是跟她说,献血有什么好处,有助血液的新陈代谢,增长造血功能,应该去献血。慢慢地把这些观念渗透到妻子的脑袋里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妻子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
多年来一直献血,唐白良的身体一向很健康。家人和同事认同了他,他还在学校向同事宣传无偿献血。他建起无偿献血qq群,把志愿无偿献血者、有意想献血的人以及想了解有关无偿献血的人都加进QQ群,通过在qq上发布信息,免费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他说:“在我县,无偿献血积极性比起其他一些献血先进县还有一些差距,我想通过自己的宣传发动,壮大我县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为我县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一点贡献。”目前,安仁县实验学校在他的带动下,有20多名老师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下一步,他要对学校的同事再摸一次底,希望能再发动起一些人来加入这个队伍。
从2000年至今,唐白良总共献了18400毫升的血,相当于3个体重100斤的人全身血量。其中有8次是献全血,16次机采血小板。他从2009年开始献机采血小板。他说:“机采血小板28天就可以献一次,频次更多,更灵活,可以多献点。”
现在,唐白良只要身体无大碍,每隔一个月左右,他都要专程去郴州献一次机采血小板。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尽量利用一天时间来回,5点多钟就要起床赶上最早的班车,献完血后再坐班车赶回来。安仁距离郴州有130多公里,现在虽路况好走了,一趟车程也要两三个小时。他所在的学校对唐白良无偿献血也很支持,只要说是去郴州献血,学校都为他开辟“绿色通道”。
当问及每个月这样往返赶去献血累不累时,唐白良说:“比起治病救人来说,这能算什么?”
因为积极无偿献血,他多次获得省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荣誉奖项,还获得2008至2009年度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银奖。在工作单位,他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这些奖奖励仅仅是一个荣誉,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利益,但却让唐白良感到很满足,他说,下一个目标是要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者的金奖。
唐白良爱玩微博,他为博客取名为“37度热血”。几个月前在自己的博客“37度热血”上发布了一条致广大无偿献血者的照片,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跟帖。不少网友写道:“能这样坚持,真是佩服!”唐白良回复:“其实这也不难做到,只要你愿意,加上牺牲一点时间,就可以做到的。当然,若要长期坚持,那就得好好把它当做一回事了,比如,当做一种事业,当做一种人生。 ”
(李成秋 周燕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