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提升献血公信力破解“血荒”难题
发布时间:2012-04-25 10:47   阅读数:   作者:李孟祥   来源:

郴州市中心血站站长     李孟祥

 

近两年来,各地频频 “血荒”,有的甚至出现了仅有一天的血液库存量,如此大面积且严重的“缺血”,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信任危机”所致,即人们不再信任“血站”、不再相信“无偿献血”,不信任献血无害的宣传,不信任采血过程安全,不信任献血后自己和直系亲属真能按规定便捷的免费用血,无偿献血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特别是“南京拒捐事件”、“成都血浆浇花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部分献血者在免费用血报帐时的困难等,经网络媒体大肆宣扬后,人们对无偿献血产生了疑问。加之,宣传不到位,人们对无偿献血知识、血液生理知识的不了解,网络媒体上对无偿献血的负面宣传,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无偿献血这项高尚的事业失去信心。

只有提升无偿献血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让无偿献血这项高尚事业,成为人们自觉、乐于参与的事情,成为健康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笔者就如何提升无偿献血公信力,浅谈三点看法。

一、进一步完善献血机制,提升无偿献血公信力

1、建立有效的无偿献血机制。目前,无偿献血工作虽有《献血法》作保障,但配套的政策规定很少。国家对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行为要求严格,处罚规定明确,但是对各级部门、社会各界、广大公民如何参与无偿献血,《献血法》规定太笼统,一些部门对无偿献血工作非常随意,不重视,不想做就不做,对一些有害无偿献血事业宣传的报道监管不力,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少之又少,负面宣传接连不断。另外,对公众应该参与无偿献血,承担社会责任没有制度保障,在重大突发事件,急需大量用血的情况下没有一套良好的应急办法,完全靠人们的道德意识应对,后果不可想象。

一是要增加法律强制性。应建立制约部门、机构、公众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机制,确保血液库存维持良好的动态平衡。研究制订鼓励群众自愿无偿献血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真正实现由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转变,由随机自愿献血向固定、预约自愿无偿献血转变,由一次、偶然自愿献血向多次、重复自愿献血转变,稳定和壮大无偿献血队伍,加快建立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血液保障能力。

二是要增加献血事业公益性。要提高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认识,在机构、人员、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目前采供血机构性质不一,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筹自支三种形式,单位性质不统一,导致群众对血站产生误解,认为血站无偿采集血液,有偿提供给医院,存在赢利,从而影响群众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全国应统一将采供血机构应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序列,消除“无偿献血,有偿用血”误解。

2、建立有效的免费用血机制。免费用血是《献血法》赋予献血者的权利,改革免费用血报销制度,要加快采供血机构献血和用血联网信息化建设,为献血者免费用血提供便利,让献血者充分享受权利,感受社会对爱心的回报。要简化报帐手续,献血者不管在外在还是本地用血,只要手续齐全,快速完成报销手续,外地用户可以通过邮寄办理输血费用报销。优化免费用血报销是建立类似医保住院报帐,直接在医院结算免费用血费用,消除因在报帐过程中产生的误解。让这项措施真正起到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3、建立有效的公开透明制度。目前,公众议论较多的是采供血机构的成本支出问题,不相信《献血法》明确的费用项目,提出血站以血液牟利,因此,物价或卫生部门应就血液成本支出等问题建立定期公开制度,让公众明白献血和用血。

二、进一步强化献血宣传,提升无偿献血公信力

1、广泛宣传献血知识和政策法规,提高社会知晓度。要通过不断的宣传,让人们了解掌握无偿献血科学知识,从而自觉献血。要拓宽宣传形式,创新宣传机制。将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公益广告内容,每年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有一定的时间或具体版面播放和刊登无偿献血宣传知识。在旅游区、商业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广告牌或大型LED电子显示屏,让人们在休闲时容易获取无偿献血知识。开展个性化宣传,改变表彰会议宣传形式,使无偿献血宣传做到以点带面。开展无偿献血知识进社区、进农村等宣传活动,努力做到人人知晓、理解和正确应用无偿献血知识。笔者所在的市通过印发资料全面宣传、利用新闻媒体做到“四有”(电台有声、荧屏有影报刊有文网上有点)、整合户外资源对口宣传等长期性、广泛性、科普性的宣传,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由于宣传力度加大,市民的无偿献血自觉性逐渐提高,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血液库存充足。2011年,街头献血占采血总量的61%,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

2、加强血站形象宣传,消除社会对血站的偏见。要消除对血站的误解和偏见,一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定期组织血站开放日,让人们了解血站,了解血液采集运用过程,消除大家对血站的排斥,从而理解血站工作。二是要宣传血站的工作性质,让人们了解血站工作劳动难度和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危险性大的艰辛,进而支持血站工作。

 3、加强典型宣传,用榜样影响带动公民献血。要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大肆宣传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开展各项活动,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现身说法,宣讲自身感受,影响带动身边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从而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风气

此外,将无偿献血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列入各级学生课本,全力发展后备献血生力军。特别是要列入小学课本,要作为一项国民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孩子思维形成时,就让其对无偿献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无私奉献、捐血救人的思想。学校应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无偿献血工作场所,参观血站工作流程,直观了解血液的采集、检验、制备、运输、发放全过程。各级教育部门应将对无偿献血知识的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加强志愿者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宣传优势和作用。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利用好志愿者这一优质的社会资源,借他们的力宣传无偿献血,招募无偿献血者,提高公民对无偿献血的认可度。

三、进一步优化献血服务,提升无偿献血公信力

1、提升人员素质,打造高素质采供血队伍。要根据血站工作人员结构状况,从思想意识、能力水平、作风建设等方面着手,在教育、管理方面下功夫,全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管理,提高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大事要事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实行充分民主,不折不扣地执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绩效管理执行力,以实绩论英雄,以能力定座次,鼓舞职工工作士气,激发发展动力。二是加强业务培训考核。把考核为一种长期制度来执行,并与绩效挂钩,培养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工立足本职岗位学练技能、勇于创新成为技术尖子,真正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三是完善用人制度。建立淘汰机制,开展竞聘上岗活动,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形成血站人才培养、储备的良性循环,为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提高人才保障。

2、加强设施设备的建设,为献血者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一是加强街头固定献血点建设,合理设置献血房车,方便群众就近献血。二是加大投入,添置技术含量高、人性化的仪器设备,特别是血液检测设备,让群众献血放心。

3提升献血前、中、后的服务水平,提高献血满意度。热情接待献血咨询者,让献血者有家的感觉,对于初次献血者,要细致、耐心宣传,解除其顾虑;献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力求“一针见血”,做好献血者的心理疏导,使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轻松愉快地完成采血的全过程;献血结束后,告知献血后应注意的事项,防止出现意外,同时对献血者的爱心奉献表示感谢。及时做好回告工作,以短信或其它方式,告之血液检测结果,同时再次表达对献血者的敬意。通过专业、真诚、人性化的服务,使献血者有一次温馨愉快的献血经历,为下次献血打下良好的基础。与献血者建立长久持续的联系利用节假日向无偿献血者送上温馨的祝福,为献血者订阅报纸、寄送节日礼物、寄送生日贺卡,定期举办座谈会、表彰会等各种形式表达对无偿献血者的感谢,定期组织献血者及Rh(-)稀有血型献血者外出考察学习等,通过这些举措与献血者建立愉快持续的联系,让献血者感受到无偿献血队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通过他们宣传发动周围的人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这个大家庭来。

4、提高质量控制能力,确保用血安全。血液质量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也可造成社会问题。因此,确保血液质量也是提升献血公信力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强化质量意识,坚持长期开展质量教育、学习、培训、考核。二是要建立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国际接轨的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不断持续改进,确保各个工作环节操作规范。三是要严把血液筛选关,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并认真做好血液初、复检工作,不出差错,把牢血液检测关。四是要加大投入引进国际国内高精尖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全面提高对各检测项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五是要加强日常质量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献血地址: 市中心血站(东风路8号)、市兴隆步行街献血房车、市火车站广场献血房车、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献血房车、沃尔玛超市献血车
郴州网监备案43100300010016号      湘ICP备2023005261号-1      湘公网安备431002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