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规范采供血机构依法执业行为,保障医疗临床用血安全。11月17日,我市组织有关专家对市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临床用血管理专项检查。
今年5、10月份,我市已先后开展了两次采供血机构、临床用血机构血液质量及安全用血专项检查。通过前两次检查,我市临床用血总量有所控制,有效遏制了临床输血增长过快现象,减轻了病人负担,降低了输血风险。截止目前,我市临床用血总量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长率下降5个百分点。
此次医疗临床用血安全专项检查未作事先通知,对全市二、三级医院进行检查。联合检查组对各受检单位的输血科(血库)血液质量管理和临床科室用血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对医院在执行血液工作“三统一”规定及输血科(血库)的制度建设、业务用房和布局、人员配备、输血前检查项目、医疗废物的管理情况以及临床科室“三单一书”的执行情况、病历书写存在问题等进行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我市大多数医疗机构能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暂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中心储血点、储血点建设得到加强,配置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医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对临床输血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建立并落实了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用血申请审批制度、输血知情同意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但不合理用血行为仍然不同程度上存在,表现为临床输血指征控制不严,存在“安慰血”“搭配血”、“营养血”等现象。检查组对各医疗单位存在问题当场给予了反馈,并发出通报,要求各单位加强培训,严格血液质量管理,杜绝非法采供血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血行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同时,要采取措施着力控制临床用血增长速度,防止血液滥用和浪费,通过检查提高科学、合理意识,力争将2011年临床用血总量增长率降低到6%以内,确保供血安全和用血安全,促进我市输血事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向纵深发展和新农合覆盖面的扩大以及我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接受医疗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市医疗临床用血总量不断增加,近两年更是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递增,造成临床用血供需矛盾突出,给医疗救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不合理用血一方面增加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极其宝贵的血液资源,加剧了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据悉,近期,我市还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一期医疗临床合理用血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全市科学合理用血水平。